贵阳市
重点成果篇
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
(2018~2020年)
为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治理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等“城市病”,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2017年,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的通知,决定在实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和“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从2017年起至2020年,在全国组织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落实“三部一办”的通知要求、贯彻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引导省内各地、各部门科学组织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工程,贵州省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结合全国通用测评指标体系对贵州省年度重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提炼,制定了《贵州省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工程考核评价指标》2018版、2019版和2020版。
我院受市交委委托,辅助汇编了贵阳市2020年省检和国检测评分析报告,本文对2018年~2020年贵阳市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的开展成果进行了简要总结。
PART
01
优化提升贵阳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01
科学制定交通发展专项规划
指导贵阳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推进《贵阳市“十三五”交通发展专项规划》、《贵阳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总体规划(常规公交、轨道、BRT 三网融合规划研究)》、《贵阳市中心城区公交线网规划》、《贵阳市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2016-2030 年)》等专项规划的项目库建设。
为适应贵阳市交通发展趋势,近3年新编制了《贵阳市有轨电车线网规划(2019-2035年)》、《贵阳市城市慢行(绿道)系统建设总体规划》、《贵阳市停车场近期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指导贵阳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02
持续优化城市路网结构
提升城市路网密度
完善“五环十八射”骨架路网和城市干道网:同城大道、人民大道、花冠路、数博大道、宾阳大道等城市骨干路网建成通车,启动旅游公路环线、数博大道延伸段、宾阳大道延伸段、太金线、观潭大道、金戈路、松柏环线、思孟路等城市干道网建设。
始终坚持强化“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不断提高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率,打通“断头路”,改善“微循环”,截止2020年底,贵阳市中心城区建成区路网密度6.1km/km2。
PART
02
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工作
01
推进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更换城市干道护栏为“多彩贵州”交通隔离护栏。
在人流密集区域加装人行道与车行道隔离护栏,避免行人横穿马路,保障行人安全。
以花溪大道为示范,将严重拥堵和路面质量较差的城市干道提质扩容。
02
强化慢行系统建设
优化交通出行空间
完善立体过街设施布局:持续完善城区立体过街设施布局,中心城区累计建成立体过街设施约300座。
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在中心城区范围划设非机动车停车区,并保障共享电单车停车区电子围栏与非机动车停车区一致,规范共享电单车和非机动车停车秩序。
03
提升停车服务能力
缓解停车难问题
制定鼓励停车设施建设的政策文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近年来,贵阳市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贵阳市停车产业共建共享行动方案(2017年-2020年)》、《贵阳市推动停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旨在推进停车产业化和停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停车设施建设:贵阳市近3年累计建设停车位约4.8万个,全市机动车停车位约87.8万个,全市汽车停车泊位总数与市区汽车保有量的比值达73%。
打造智慧停车提升公共停车位周转率:贵阳市智慧停车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于2020年初投入使用,截止2020年底,已经接入超20万个车位,南明区、云岩区、观山湖区等区域近3000个路侧停车位实现了地磁信息化改造,文昌路、友谊路、博爱路等55条道路实现了智能化运营管理。
PART
03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01
统筹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等
多种类型的公共交通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大中运量公共交通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2021年4月28日通车)已通车运营,3号线和S1线已开工建设,有轨电车T2线已获得批复。
优化常规公交线路和站点布局,提升公交覆盖率、强化轨道站点的公交接驳:截止2020年底,贵阳市公交集团在中心城区开通常规公交线路230余条、建成30座占独立用地的公交场站、建成区公交站点1982座,公交站点500m范围基本实现建设用地全覆盖,公共交通全方式出行分担率达到35.2%(数据来源于2019年公交调查报告),高峰小时公交车平均运营速度超17km/h。
强化公交优先措施,提升公交运力:贵阳市设置了42条公交专用道,里程达125km;公交优先通行路口达到19个,其中33个进口向实现公交优先通行。
02
加强城市交通枢纽建设
强化对外交通枢纽公交接驳:2017年底,贵阳东站建成通车,贵阳市形成“两主三辅”的对外客运枢纽布局,为促进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顺畅和换乘便捷,持续推进贵阳北站、贵阳东站、龙洞堡客运站、金阳火车站和贵阳火车站的公交场站建设和公交线网优化,并开通了品质公交接驳。
强化公交场站建设:近3年贵阳市中心城区建成了黔春立交公交枢纽站、渔安公交枢纽站、贵阳东站公交枢纽站、花果园购物中心公交枢纽站和老湾塘公交首末站等公交场站。
03
规范城市快递物流运输配送体系
规范城市专业配送:贵阳市建设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城市配送共治共享管理格局,规范了城市配送车辆外观和城市专业配送车队车辆的通行证办理。
规范城市工程运输车辆管理:贵阳市构建了多部门参与的工程运输车辆综合治理机制,明确了工程运输车辆的禁止行驶时间、行驶线路和工程运输车辆的其他要求,规范工程运输车辆的运行。
在城市周边区域推进公路港建设,推动城市配送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PART
04
提升交通管理精细化水平
01
打造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
建成贵阳市智慧停车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贵阳市智慧停车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于2020年初投入使用,截止2020年底,已接入超20万个车位,有效整合了停车资源数据。
建成贵阳市智慧交通管理平台:“贵阳市智慧交通平台”于2020年底建成,平台汇聚了省道路运输、市公安交管、文旅、应急、公交、轨道、出租、交通执法、智慧停车、航空管家、联通信令(人流数据)等多源静态信息和动态运营数据,构建了运输安全监管、运力协同调度、综合交通服务、道路运行管控、综合规划决策五个应用服务平台,实现了“数据管理、运行监测、决策支持、信息发布、应急协同”五大功能,达到了监测分析全市交通运行状况、科学支撑全市交通规划建设、丰富提升全市交通大数据信息服务的目的,有效提升了交通行业精准管理水平和交通治理现代化水平。
02
优化道路交通组织
持续优化道路交通信号配时:贵阳市在52个信号交叉口实施了干线协调控制。
加强交通堵点治理:贵阳市堵点治理工作已实现常态化,近3年,贵阳市共治理堵点60处。
03
严管城市交通秩序
贵阳市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不断拓宽非现场执法覆盖面,贵阳市交警建立了责任明晰、动态管控的警务机制,有效提高了路面管控效率和执法效能,近3年,交通违法率和交通事故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其中2020年非机动车违法率同比降低36%。
04
全面开展交通治理
加强中小学周边道路交通综合治理:完善中心城区中小学出入口周边的限速标志、减速设施、学生过街通道和临时停车位等交通设施,保障了学校门口的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
加强大型医院周边交通综合治理:近3年,贵阳市交警重点对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贵阳市医学院附属医院3所医院开展了综合交通整治,缓解了停车压力、规范了医院开口周边的市政道路交通秩序。
加强大型小区和老旧小区交通综合治理:近3年,贵阳市交警重点对花果园片区、中天甜蜜小镇、新世界社区和南明东路省委家属区开展了综合交通整治,成立由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公司、交管部门或其他相关共同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小区(社区)居民交通安全文明公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交通优化组织提升方案,并监督实施。
PART
05
提升文明交通素质
01
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宣传
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新媒介宣传文明交通理念:贵阳市交通充分利用贵阳日报、贵阳交警公众号、贵阳本地宝等多种媒介,广泛传播自律、包容、文明、礼让的现代文明交通理念。
开展交通安全文明宣传和体验公益活动:近3年,贵阳市开展了“我为文明交通加油•交通零违法竞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关爱儿童交通安全”、“我是小小交通解说员”等公益活动
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让出行者以志愿者的身份体验交通管理的日常工作内容,明白文明交通的重要性。
中小学开展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学习课程: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定期走进中小学宣讲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向学生普及交通常识,提高学生的交通文明素养,培养学生应对交通突发情况的能力。
02
推动文明交通征信体系建设
2019年9月,“斑马信用”APP上线,目前已经实现电子行驶证、电子驾驶人、车辆管理、违法信息查询、事故信息、违法举报、预约通行、大货车电子通行证、电动自行车在线预约、普通货物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年审及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年审等功能。“斑马信用”APP的上线,为建立信用基础数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案来源丨龚节坤、李俊、付骥
审稿丨孙炜 李舒 白程予
团结协作 诚信务实 创新求精 规划未来
扫码关注我们
PLANNING FUTURE
业务咨询|0851—82211747
官方网站|http://www.gycxgh.cn/
联系邮箱|gyscsghy#163.com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桃林路1号